
谷姓的由来:谷
一
姓氏源流
1 以国为姓,战国时期齐国的公子尾孙被封于夹谷,他的后代于是以国为姓,称为谷氏。
2 出自嬴姓,与赵、秦同一个源流。他们都是黄帝的后裔,传至舜的时候,被赐姓为嬴。嬴氏的后代有叫非子的,被周王封于秦谷,后来成为秦国和谷国(在今天的湖北谷城),秦为公爵,谷是伯爵。春秋时谷国的后代开始以谷为氏。
3 为其他的姓氏改过来的。北魏的时候,代北复姓有谷合氏,为鲜卑族,进入中原后改为单姓谷;唐代有“九经书库”之称的谷那律,复姓谷那,本来是东夷人,后来他的后代都改姓单姓谷。
二 迁徙分布
谷姓的望族居住在上谷(即今天的河北保定、邢台,易州、宣化一带),湖南省谷姓分布地区有永州市(芝山区、宁远县、新田县)、张家界市(桑植县)、河南省洛阳(宜阳县河下村,白杨镇,伊川县谷圆村)郴州市等地。
三 郡望堂号
【郡望】上谷郡:公元前222年秦国灭赵国后置郡上谷。相当于今天的河北省西北部,治所在今天的河北省怀来县东南。
【堂号】恩威堂:汉朝谷郎官大中大夫。交南这个地方发生叛乱,谷郎于是率军征讨,恩威并用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,很快平息了这场叛乱。于是谷郎被拜为九真太守(在今天的安南河内一带)。
四 历史名人
1 谷庸:明代有名的好官吏。
2 谷褒:北朝著名的将领。
3 谷士恒:吴县人,清朝时期著名的画家,钮枢弟子,他的特长是画仕女,他所画的仕女衣袖飘飘,栩栩如生。他的弟弟谷士芳画的仕女也如他的哥哥一样,很有名气。
4 谷倚:唐代太原主薄。魏郡人,著名的文学家,他的文章和诗词很著名。在当时与富嘉谟、吴少微一起被称为“北京三杰”,盛极一时。
5 谷那律:唐代弘文馆学士谷那律,昌乐人。博览全书,尤其精通经学,诗当时学问最深的经学家和学者,有“九经书库”的美称。
谷氏祠堂对联资料:
谷(Gǔ穀)姓出自嬴姓,伯益之后,与赵、秦同一个源流。得姓始祖:伯益。一作伯翳、大费。颛顼玄孙,父亲为皋陶,系夏朝东夷族首领。长于畜牧、狩猎。舜时被任为虞(掌管山泽之官)。后又助禹治水,立下大功,因功赐姓嬴。西周时,其裔孙非子善于养马,被周孝王封于秦谷,他的子孙以地为氏,称谷姓。
望成上谷;
姓启春秋。
——全联典出谷姓的源流和郡望。
望居上谷郡;
誉自恩威堂。
——全联典指谷姓的郡望和堂号。
文词华丽列三杰;
学问渊深号九经。
——上联典指唐代太原主簿谷倚。以文词著名,与富嘉谟、吴少微并称“北京三杰”。下联典指唐代谏议大夫兼弘文馆学士谷那律,是当时学问渊深的学者和经学家,有“九经书库”之誉。
汉廷光禄大夫,五侯上客;
唐代弘文学士,九库名贤。
——上联典指西汉光禄大夫谷永,博学经书,长于笔札。他与楼护(字君卿)都是五侯(成帝的五个舅父,俱封侯)的上客,当时人称:“谷子运送笔札,楼君卿唇舌。”下联典指唐代弘文馆学士谷那律,书法家褚遂良称他为“九经库”。
附:
祖孙个个皆名宦;
兄弟双双俱画家。
——佚名撰谷姓宗祠联。上联典指指唐代谏议大夫谷那律及其孙谷倚、曾孙谷崇义、玄孙谷从政等,世为名宦。下联典指清代画家谷士桓、谷士芳兄弟。
德播登封,芳名千古;
功封广武,勇略一时。
——佚名撰谷姓宗祠联。上联典指明代良吏谷庸的。下联典指北朝名将谷褒的。
秦封受氏,征桂阳碑,九族洪源追泽子;
京易名家,稽兰台传,一经遗谚播虞宾。
——此联为浙江省上虞谷氏宗祠联。